政策红利来袭!中央一号文件有何内涵和深意?
2021-03-01
导读:今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面面俱到,从乡村振兴到农业现代化,从耕地保护到粮食安全,但结合近期的会议和动向来看,今年的农业工作与“众”不同,重点突出了种子和粮食问题。
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。这是我国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,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八年聚焦“三农”问题。
站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的新的历史起点上,《意见》为“十四五”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卐指明了方向。整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:
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将成为 “十四五”时期“三农”工作的最重要抓手。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提“打好种业翻身仗”,种子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。
强化农业∏科技与物质装备支撑,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。
财政维持向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,有利于促进乡村消费回补。
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带动乡村振兴。
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或将加速推进,土地要素有望进一步被盘活。
公共预算进一步向农村倾斜,健全乡村振兴的考核机制。
今年的农业工作与“众”不同
今年的一号文件内容面面俱到,从乡村振兴到农业现代化,从耕地保护到粮食安全,但结合近期的会议和动向来看,今年的农业工作与“众”不同,重点突出了种子和粮食问题。
打好种业翻身仗
对种业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
这不是中国第一次担忧种子"卡脖子"的问题,但是这是中国对种子问题的关注上升层级最高的一次。
在经济工作会议的八项重点工作中提出:
要开『展种源"卡脖子"技术攻关,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。
发布的一号文件是这样表述的:
打好种业翻身仗。农业现代化,种子是基础。
我国过去对种业的支持和投入主要是主粮,也是水稻、小麦和玉米的育种,而且主要着力点是提高产量。这导致了对其他作物的育种投入不足,尤其是蔬菜、花卉等经济类作物。我国的种业相比国外仍非常落后,人才不足、投入不足、积累不足,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非常突出。
现在我国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粮食总产量很难,未来能挖的潜力就是种子的创新。所以,这场翻身仗不仅仅要解决突出的结构性问题,也要解决粮食增产乏力的问题。
保障粮食安全
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
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。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年“三农”工作制定的具体目标任务,其中一项就是“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、产量达到1.3万亿斤以◤上”。事实上,这也是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度目标任务。
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,农产品保数量、保多样、保质量的任务◣越来越重。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背景下,必须坚持立足国内、办好自己的事,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,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。
一方面是通过支持政策体系,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;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,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农业,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。
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
此次一号文件为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制↓定了全面的目标和指引,再次强调了农业发展重要性,体现了中央层面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视。农业领域有望迎来以下投资机遇:
1把握▓扩大内需 创新农业发展
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,农村市场空间广≡阔、潜力巨大、大有可为。
一方面,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,将会释放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。另一方面,随着城镇居民对绿色优质农产品、乡村休闲旅游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,生态涵养、体验休闲、文化传承等多功能得到开发,形成需求牵引供给、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发展格局。只有城乡经济循环加快畅通起来,国内大循环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循环系统。
2攻关农业“芯片” 制种行业迎发展机遇
此次文件释放了进一步加码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信号,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在国内的推广进程有望加快,相关制种行业有望受益于政策而迎来发展机遇,长期可看市场扩容及整体竞争力提升。
3稳定重要农产品供给
粮食安全更为受到重视,较去年一号文件提及稳〓定粮食生产,本年则强调提升保障能力。文件提出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,包括稳定种粮农民补贴,让种粮有合理收益;坚持并完善稻谷、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;完善玉米、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;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,保护生猪基础产能等内容。
相关机构认为↙,一号文件的出台对农产品产业链带来诸多利好,例如,部分粮食收储价格有稳中向上空间,进而保障口粮安〒全;政策扶持有助于生猪养殖行业集约化发展,大型养殖企业成长性增强,其有望通过快速的产能扩张及出栏量高增长。